首页 >> 百科

访谈内容怎么写(访谈录的格式与写法)

2022-07-10 百科 254 作者:admin

人物采访是记者向新闻人物请教具体问题的一种方式,是记者有目的地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题采访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根据记者与人物的对话,获取直接材料,穿插背景材料。

它比典型的报告更详细、更生动。在专访中,受访者和记者是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就在“特别”二字,重点是专访。人物访谈强调新闻、政治和可读性。与其他新闻形式相比,人物访谈的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深受观众喜爱。

人物访谈很难写,因为人们对他们有很高的要求和关注。人物访谈的难点在于如何不平淡,所写的人物有鲜明的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就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人物访谈。

而生动的人物、典型的案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沟通是最重要的方式。选的好仔细,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更深,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鲜明的特点,然后你可以更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好学。面试失败,就算是认真跑,也写不出来。无论采访的好坏,记者的提问技巧尤为重要。把问题问得好而准确将有助于打开受访者的对话。

目前,记者提问时容易出现以下不足:

一个是问题太大太空,以至于被面试者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些记者在采访时还喜欢用“你怎么看”等“老三问”的陈词滥调。

第二,记者口语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提问会使受访者错过重点。有的记者把问题改写得轻描淡写,问题没有表达力。他们往往有很强的写作能力,但他们不擅长说话。有的记者经常提问,说了很多绕不开的话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否打算资助农村教育。毕竟,不仅受访者一头雾水,连记者自己都听不懂。

第三,记者采访态度不端正,见识也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口若悬河,听不懂对方的回答,让对方产生心理上的反感,从而拉开了与记者的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受访者的谈话兴趣。

受访者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 主观上配合面试,但总是因为紧张或兴奋而无法说话。基层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 被动地接受采访。他虽然张了张嘴,但总是跑题,或者有意识地回避记者的某些敏感问题。

第三,被访者带领记者奔跑,被访者信心满满地继续交谈。记者无法控制局面,采访花费了很多时间。费时费力。

写采访的一些技巧:

针对以上不足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同行讨论。

一、 提前围绕主题设计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提前围绕主题精心设计几个问题。有些问题可以现场播放,但关键问题必须准备好。记者在采访前明确话题,既可以保证采访的针对性,又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记者必须有几个直截了当的问题,提前有足够的估计,不要毫无准备地打仗。

一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可以用这种方法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是心里可以有底线,战斗时不会慌张。其次,也可以提前练习提问。几个问题其实就是面试的大纲和思路。帮助记者控制局面,引导采访者进入话题。之前采访商界女强人时,女企业家见多识广,急于表达自己,但话多却总是跑题。因此,一些预先设计的问题派上了用场,当她离开主题时,她就被问了一个问题。

二、 用行话提问。专家伸出双手,想知道有没有。记者一开口问,被采访者就知道你是否了解他的业务,你对他的工作了解多少。记者问外行时,很难得到被访者的认可,也无法深入交谈,记者也很难去探寻被访者的内心世界。

记者需要与受访者交朋友,触动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探寻他们的内心。最容易找到的共同语言是受访者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害羞、胆小和难以说话的受访者非常有效。记者可以问他一些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最简单的方法是和农民谈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料;和牧民谈谈他产了多少只冬羔羊;和司机谈谈汽车的型号和性能。

当然,你不能假装懂,假装专家。比如记者采访一个典型的下岗再就业记者,采访对象是一名针织工人。之前长期采访过纺织行业,对针织有很好的了解。采访中,我说了氨纶、细线针、圆织机等专业用语,让受访者大吃一惊。她认为自己非常看重自己的行业,这无形中拉近了心理距离。面试用了8个小时。受访者把想说的和不想说的都说了。

三、问一个轻松的话题来稳定被访者的情绪。对于一些因兴奋或紧张而无法迅速进入状态的受访者,为了平息情绪,记者可以先聊一些无关的、轻松的话题。通过简单的话题让对方放松一下,尽快拉近两人的心理距离。一盆鲜花、一段经历、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者对方的爱好,都可以成为问题的主题。

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妻,警妻无法平静,于是询问了他们的女儿,从年龄到女儿说了什么以及对父亲去世的看法,然后她问到了采访的主线。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方(国际大奖得主)时,他对采访感到反感,又因为紧张,采访无法进行,于是问了一些熟悉的问题,比如古典吉他和古典吉他的区别。民谣吉他,这让他很放松。

四、对于回避面试的人,向对方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对方配合面试。古语有云,采访也是诗之外的技巧问题。丰富的知识确实有助于面试。在采访决心改革的先进国家法院院长时,院长担心宣传对他不利。因为事先知道被访者在古代文学方面很有造诣,对法家和军事有很多研究,所以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不来”,然后受访者自然而然地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继续进行,被采访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面试时间原本限制在半小时,不知不觉延长到了五个小时。

五、提问时要保持平衡,问观众想知道什么。记者在采访人之前总是仔细考虑。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想一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什么,他对什么感兴趣。读者只有把读者放在心上,才会喜欢读你的文章。另外,从被访者的角度考虑:他想告诉读者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可以启发读者。只有当双方都想好之后,记者提出的问题才会引起双方的兴趣。还要注意保护被访者的隐私,不要问与主题无关的粗俗、好奇的问题。

六、记者的提问态度应该是真诚的、客观的、非个人的。不要提出提示性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他人的回答。问题应该是探索性和咨询性的,而不是生硬和判断性的。提问方式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正面提问、修辞提问、引导、刺激等。记者在与受访者打交道时,要时刻牢记,贫贱不欺,富贵不谄媚,提问语气要沉稳,言语要诚恳,不要斥责或嘲笑。

七、问题要直截了当,问题语言要简洁易懂。提问语言应该是开放式的,多使用how、what、how等词语,给对方一个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一样问:“是或不是”。问题语言要具体,大问题可以分成几个小问题。例如,问农民:“你知道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吗?”可以分为:“你身边的人有没有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

八、提问语言要注意“五不”:提问时不要长句,不要倒置句,不要否定语气,不要含糊不清的问题,不要使用单词和特殊名词。 学习更多地使用口语,将长句分成短句并提出问题。

九、适当使用刺激。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面对沉重而尖锐的问题,一些回避该主题的面试官不得不正面回答。在成功的面试中,问的问题不应该和别人一样,也不要问笼统的问题,刻意突出自己犀利的一面。体重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体现。记者 以提出尖锐、挑衅的问题而闻名。

在采访一位致力于变革的单位领导时,他说:“如果你用这种强制的方式进行改革,群众就会告你暴政,这可能会影响你以后的政治前途。受害者,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领导的注意和兴趣。采访结束后,他说:“我想处理,但我看完了材料,但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在采访一位备受争议的企业家时,他直言不讳地问道:“人们对你的看法褒贬不一,你怎么看,你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打开了受访者的谈话并撕掉了他的防护服。后来,被访者说:“你是第一个接触这个问题的人,我立刻觉得你很了解我,对我很公平、平等。”

用生动的人物写出有血有肉的采访是采访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问好问题是关键。一旦提出问题,就迈出了第一步,目标就近了。

案例欣赏:“丁聪不老”

如今,对媒体人士进行成功的采访并不少见。比如《长沙晚报》1997年11月23日发表的《丁聪不老》(附),从外观上看,虽然标题没有“专访”,也没有“专访”栏目,但这却是真实的人物访谈,也是可以作为范文的人物访谈。俗话说,收七分,写三分。这次采访与其说是一次成功的写作,不如说是一次成功的采访。

“丁聪不老”

十月的小阳春暖暖的阳光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一种“暖春”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我们有了更“如春风”的体验。我们一见到丁先生,他就急忙让座,他的妻子沉姐给我们泡了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开始的。

丁老1916年出生于上海,今年已经81岁了,但他仍然有一头纯黑的头发,面色红润。我问丁老:“你的养生方法是什么?80岁不老?”丁老乐呵呵地笑道:“这对我这个‘饲养员’来说,真是一份工作!”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笑了。

在家里,沉姐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里外外忙碌。尤其是在展会期间,丁老因身体不适住院。沉姐家-展览-病房轮番上阵,展览圆满结束。

我们像一家人一样聊天。问起丁老的爱好,丁老哈哈大笑:“我不养猫,也不喂鸟。”沉姐插嘴道:“我也只种了些草,好养。不过他还要加点,最后一个字是‘毒’!”丁老继续介绍:沉同志种了一株仙人掌,身上长满了刺。他幽默地补充道:“凡是有刺的,当然是‘毒草’。”房间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明白了,互相嘲笑。

从50年前年轻的时候,丁聪就被称为著名的漫画家。抗战期间,他的漫画影响深远。 1945年,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员腐败的《五子登科》和不让常人说话的《好人雕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长期从事各种画报的舞台美术设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1957年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断工作,直到20多年后的1979年,他才重新创作了漫画,那时的“小丁”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然而他居然来了一次“复兴”,新的作品来了经常出去。

1980年后,出版了《阿Q正传》、《丁聪漫画系列》、《古代趣图》、《现代趣图》等,最近又出版了《绘画的双重隐喻》。此书由陈思毅先生执笔,丁聪绘。它原本是每期《读书》杂志上刊登的图文。王蒙、闫文静、王超文、方诚为该书撰写了《序》。这本书虽然是用古代散文的形式写成的,但是却是一句一句的讲述着现在的故事,难怪读者们都被它淹没了。

当我拿出《中国当代漫画家大辞典》让丁老签字的时候,丁老笑着说:“别看上面有我名字的字典,就是个名字,别看也一样。我永远是第一,因为我在“D”字符中的笔画最少!”他一边在书上题字一边说。写完之后,我看到他居然写了“丁聪,名义上的顾问”。大家都说丁太太谦虚。 p 接下来,我们讲了如何幽默,如何让人发笑。丁老笑着说:“老实人做反腐报告,人们觉得这很正常,不荒谬;如果一个腐败的人在台上谈反腐,就会产生搞笑的效果。但是,只是让人笑是肤浅的,真正的幽默是让人笑后想,想后感叹,甚至哭。被认为是成功的。”

说起丁老的笔名“小丁”,丁老的介绍是:小丁,简单好记,好写,国民党时期,他不是成天抓壮士吗?小丁的意思不是“强者”,而是小人,也就是小人物。谈笑间,虽然丁老像小辈一样开朗活泼,但我们还是尊称他为“丁老”,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面对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

老丁没有古板的态度,更没有暮色的情绪。他的创作如此丰富,当然与他对生活和形象的积累,以及对技巧的磨练有关。那种完美,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 "

很明显,这次人物访谈的作者李英宗将自己视为导演。笔者在采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从丁老的健康开始。身为当时八十多岁的丁老,自然乐于谈及这个问题。这找到了打开丁老话匣子的突破口。

接下来,笔者和丁畅聊了爱好、讽刺和幽默。与被采访者交谈是人物采访中重要的指导方法。这种方法称为语言指导。

最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在和丁老谈幽默之前,拿出一本以丁老为顾问的《中国当代漫画家词典》一书,让丁老签字。这就是所谓的行为引导,是人物访谈中另一个重要的引导方式。

由于作者引导的成功,不仅打开了主角丁老的对话,还引来了丁老的配角妻子不时插嘴。这是作者在人物采访中所期望的。

一般情况下,有了主角的一言一行,人物访谈基本都能写出来。如果有主角的言行、配角的言行、作者的言行,就可以写出更生动的人物访谈。

作者在指导丁老夫妇的同时,也观察了当时的情景和丁老的样子。因此,本次人物访谈包括作者对丁老漫画创作的提问、行动和描述;丁老的画像、语言、动作描写、丁老的语言描写;还有丁老的抒情评论。文章内容丰富,表达丰富。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写好人物访谈,首先要采访好人物。笔者在采访人物的过程中,要把采访当成一出戏的排练,自觉把自己当导演,自觉把被采访者当主角,自觉把被采访者身边的人当配角。作者应该用语言和动作来引导主角和配角,用笔来捕捉主角和配角的肖像、言行以及当时的场景。此外,在后期处理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讨论等表达方式。如果你基本上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能写出读者喜欢看的人物的采访。

但是,面试和面试没有一刀切的模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8S新商盟 Rights Reserved.
联系YY号:2949821684
邮箱:chenjing919994@sohu.com
备案号:浙ICP备2023016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