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妇孺皆知是什么意思?廉颇的故事妇孺皆知

2023-02-02 百科 154 作者:admin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朋友,现在都叫冀佑,比如俞伯牙、钟子期、管仲、鲍叔牙、元稹、白居易等,他们都是生死至交的挚友,他们的友谊将载入史册。

在战国时期,还有一对好朋友,他们就是廉颇和蔺相如。 和上面这对夫妻相比,廉颇和蔺相如可以说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最大,因为他们两个堪称成语制造机器,他们一个人就创造了很多成语,而且这些成语至今还在今天。 非常常用。

故事是从一块和氏璧开始的。 和氏璧是传说中的一块集天地灵气于一身的玉石。 之所以叫和氏壁,是因为最早发现它的人叫卞和。

战国后期,赵惠文王得到了这块宝玉。 秦昭襄王听说后,说要用十五座城池和赵王来换取这块宝玉。 后人就从这件事创造了一个成语——无价之宝。

秦王其实并不想改变,他想耍花样,赵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蔺相如主动站出来要求出使秦国,定能完美解决此事。 蔺相如与秦王的对决非常有名。 这个故事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初中的语文课上就知道了。 蔺相如拿秦国的利益要挟秦王,拿道德问题跑到秦王头上,甚至砸了玉佩。 吓唬秦王,让秦王看得目瞪口呆。 最终,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机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将和氏璧原封不动地带回了赵国。 这是对赵国的完美回报。

一句家喻户晓的成语也诞生于“蔺相如欲破何氏璧”的这段话中。 蔺相如发现秦王并不是真的要换和氏璧,便拿起和氏璧走近柱子。 他很生气,头发都竖起来了,他把帽子竖了起来,说:“我发现秦王并不是真的想改变和氏璧。” 毕,赵王如此正式地派我来,秦王却对我一点接待都没有,甚至还勉强了我一下。 如果陛下非要迫害我,我打算把和氏璧和我的头撞在柱子上一起砸。

这段话体现了蔺相如的胆识。 《史记》原文说:“相如持饼而立,倚柱,怒冲冠”。 这就是“怒冲冠”的由来。 很多人认为《怒冲冠》是岳飞在《满江红》中创作的,其实不然,它就是在这个故事中诞生的。

蔺相如发现秦王在自欺欺人后,也说:“我以为百姓的朋友都不应受欺,何况大国呢!” 蔺相如说,我看普通人不应该互相欺骗,更何况是大国之间。 这就是成语“平民之友”的来源。

秦王被一个小人吓到了,自然不甘心,决定明年召开渑池会议,逼迫赵国就范。 蔺相如和廉颇主动劝说赵王出席,不要胆怯,然后合力破解秦王设下的圈套,立下了汗马功劳。

蔺相如有功,赵王封他为大夫,比廉颇高一等。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无法接受蔺相如比自己高官。 廉颇很不高兴,决定找机会羞辱蔺相如。

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回车巷

机会来了。 两人在路上相遇,廉颇命令车队故意阻拦蔺相如的车队,蔺相如立即吩咐回家。 这下蔺相如的手下不服了,他们觉得蔺相如一点骨气都没有,廉颇被人欺负到面子上了。

蔺相如说:“秦王和廉颇谁好?” 肯定是秦王厉害。 我连秦王都不怕,还怕廉颇吗? 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赵国。 别国因为我和廉颇将军不敢欺负我们。 如果我们不讲和,别人就没有机会了吗?

廉颇听了,非常后悔自己的行为。 他觉得自己很幼稚,当即脱下上衣,戴上背刺,主动请蔺相如认罪。 这是认罪。 这部《香河将军》也是京剧名曲。

廉颇与蔺相如和好。 《史记·廉颇·麟相如传》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结局——死而欢喜,并肩而行。 两人和好如初,成为挚友。 这就是成语“割脖子的朋友”的由来。

上面的短篇故事催生了几个成语,每一个都在今天很常用。 一些可能不太常用的成语也在这个故事中诞生,比如“白玉微瑕”。 蔺相如为了从秦王手中夺回和氏璧,对秦王说:“这块玉佩有些瑕疵,让我指给秦王看。” 秦王傻傻的把玉给了蔺相如。

原文是:“玉有瑕疵,请大王指教。” 这段话也升华成了一个成语——白玉微瑕,用来形容那些不完美的东西。

这两个人不一会儿就想出了七八个成语,这也是史上罕见的成语造字机。 但不得不说,真正厉害的还是太实公司的马迁,所有精彩的故事和对话都是他一个人写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8S新商盟 Rights Reserved.
联系YY号:2949821684
邮箱:chenjing919994@sohu.com
备案号:浙ICP备2023016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