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大学有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如何选择适合自己

2023-03-30 百科 162 作者:admin

大学里,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 如果他们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这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现在很多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对学生的学术要求非常高。 如果学习不好,挂科太多,就会影响毕业和就业。

有的同学在自愿填报的时候,因为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就匆匆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学学习非常痛苦。 很多同学会问: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 我感到很困惑。

其实选择专业不是一两天就能决定的。 它实际上是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填志愿表才几天时间,来不及“做长远打算”,怎么办?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说说大学的专业有哪些? 选择专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注:这是最新的目录,2012年以后没有修订过。)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 增加了艺术科学学科类别,没有军事科学学科类别,保留其代码11。 专业类别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 专科由修订前的635个减至506个。

《目录》中的专科分为基础专科(352种)和特色专科(154种),62种专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专科。

特设专业是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而设计的。 特设专业往往是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新兴专业。 比如金融数学、经济与金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都是特设专业。

国家控制专业的分布是为了控制学生的数量,这与社会需求有关。 这些专业一般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专业,社会需求比较窄,所以需要控制。 例如:金融、法律、航海技术、海洋工程、临床医学等专业都是国家控制的专业。

《目录》中学科代码、专业代码(下图中红线部分)、专业代码分别为两位、四位和六位阿拉伯数字。 特设专业和国控发行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来区分。

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要在上百个专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不容易。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面对各个学校的招生宣传资料和专业介绍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

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需要慎重区分,切忌字面意思,以免因专业选择错误造成遗憾。 要了解各院校的专业设置,了解申请指南中的专业介绍,尤其是这些专业的内涵,建议考生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如何判断某个职业的好坏

考生首先需要了解各学院招生宣传资料中的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一般涵盖专业开设时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几大要素。 这些内容对于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非​​常重要。

一、开放时间

一个专业的开课时间可以看出这个专业是历史悠久还是新成立的专业。 在一些专业介绍中,会有一大段介绍所介绍专业的历史,这往往说明该学校的专业具有比较深厚的办学背景和较高的学术声誉。

如果简单提到这个专业的设立历史介绍,说明这个专业的设立时间比较短,还处于培育期,所以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 当然,专业的开学时间不能一概而论。 有时成立时间长的专业可能会显得缺乏创新。 新开设的专业可能是本校学科新的增长点,投入的资源较多,需要考生全面考察。

二、培训目标

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可见本专业侧重于基础理论或实际应用; 无论是培养广义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 考生可以从培养目标中看出自己的兴趣是否与专业相符。

如果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具体,说明专业培养体系比较成熟,培养方式比较丰富。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专业的培养目标只列出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规定的基本培养目标,说明该专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该专业是仍在开发中。 阶段。

三、课程设置

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反映了该专业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可以间接看出该专业教师的实力。 一般来说,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主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专业主修课包括教育部列明的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能体现专业的优势和特点。 例如,一些专业的介绍会体现英语专业课程的开设,一些专业会说明开设的选修课的数量和种类,以扩展专业知识。 这往往能反映专业师资力量的强弱。 考生还可以从专业课程中大致看出四年制本科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培养方向,进而判断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四、就业方向

一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反映了该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范围。

如果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就业方向,就能更快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部分高校重复设立、专业特色不明确等原因导致部分专业就业率偏低。 考生在选择此类专业时要三思。

一些专业介绍显示,就业方向非常广阔,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大有人在,甚至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完全无关的职业。 这些情况都值得考生和家长深思。

虽然有调查显示,部分地区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的专业匹配率较低,但如果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出现“转行”,则意味着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无法应聘他们学到的东西,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这显然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考生和家长在阅读专业介绍的时候还需要关注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是否是重点学科,硕士和博士点的数量,数量的变化招生人数、学位类别、学习年限、学费等。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反映专业的综合实力,可以作为选择专业的依据之一。特别是一些专业介绍会体现出来在百分比统计上,两者的比较可以大致反映出专业建设水平

不同大学的同一个专业有什么区别?

考生和家长还需要了解开设同一专业的不同院校之间的差异。 例如,中国80%以上的高校都开设英语专业,包括综合学院和专业学院。 不同背景的学院可能会针对同一专业开设不同的专业。 培养特点和要求不同,了解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差异,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选择专业。

再以新闻学为例:全国有很多高校开设这个专业,其中上海有12所高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 在新闻学理论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其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新闻媒体、党政宣传部门、文化事业单位等领域。 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专业是国内外语类院校中最早设立的复合型专业——国际新闻学专业(现新闻学专业),秉承“精英与国际”的理念,其最大的特色是专业与外语的复合教学。 外语课程与外语专业同步。 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要求高。 四年后,相当于学习了国际新闻专业知识,精通两门外语。 这符合当今中国外语传播急需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外语,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 如今,上外培养的新闻专业毕业生遍布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国主要外媒。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是不同的。 考生如何选择,关键在于分析自身特点和专业兴趣,并兼顾未来的发展方向。

了解专业内的不同发展方向

考生和家长还需要注意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的差异。 同一所大学开设的同一专业有时会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通常以括号的形式在专业名称后标注。 由于专业方向不同,同一专业有不同的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

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日语)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属于同一专业代码,都是授予经济学学士,但是两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专业培养精通英语、掌握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法律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培养精通日语、懂经济学的复合型人才和贸易。 在课程设置上,两个专业方向不仅提供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而且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的英语教学要求与英语本科专业基本相同,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课程要求与英语本科专业相同。 日本的本科专业也差不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日语)的发展历程也大相径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文)最初在上外英语系确定国际贸易方向,后逐步孵化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而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最初在上外日语专业设立国际贸易方向,后逐步发展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

这7个专业最适合找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他们去年的就业状况如何?

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Mycos 6月11日在北京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9% ,这与2016年和2015年的班级基本相同。 高职院校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生。

大学生毕业后去哪里?

从就业去向看,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仍是主要就业去向,占比继续上升。

从就业地区来看,“北上广深”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连续三年持续上升,杭州、天津、苏州等城市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其他省份。

哪些职业的就业率最高?

从就业的主要行业来看,

半年后2017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类别是“教育”,达到14.7%,其中约60%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机构; “建筑”为 12.5%,但就业增幅最大的是“教育”,比 2013 年增加了 2.8%。

根据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本报告还列出了失业率相对较小、综合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是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绿卡专业”;

而那些失业率高、就业率低、薪资和就业满意度低的“红牌专业”:

本科就业绿卡专业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物联网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通信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年获得绿卡专业。

本科就业红牌专业

绘画

化工

精美艺术

音乐表演

法律

历史

其中,美术、音乐表演连续三年为红牌专业。

这个行业的毕业生收入最高

据调查,201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4317元。

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月收入4774元,高职院校2017届毕业生月收入3860元。 报告称,这两个数字均明显高于 2017 年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 元)。

细分方面,以本科生为例,12.0%的2017级本科生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

从具体就业行业来看,2017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前五行业分别为软件开发业(6252元)、航空运输服务业(6145元)、互联网运营和网络搜索发动机业(5845元)、通信设备制造业(5779元)、无线电信运营业(5649元)。

个体户平均月收入5785元

2017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创业的比例为2.9%,与2016、2015届基本持平。

报道称,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7届约有21.3万名大学生选择创业。

收入方面,2017级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5785元,比2017级本科生毕业半年的收入(4774元)高出1011元。

不过,报告提醒,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活率需要关注,从长远角度评估创业效果。

统计显示,毕业半年后创业的2014届毕业生中,有46.9%在三年后仍在创业。 这意味着三年之内,一半以上的创业人群将退出创业市场,创业失败的风险不容忽视。

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与家长交流,综合考虑后做出判断。 记住不要随意做出决定,这会影响你未来的发展。

关于我们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8S新商盟 Rights Reserved.
联系YY号:2949821684
邮箱:chenjing919994@sohu.com
备案号:浙ICP备2023016511号-1